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_丰满女子BBWBBWPICS_AV 日韩 人妻 黑人 综合 无码_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綠證新規出臺,一張「小票」攪動能源市場
來源:36氪 時間: 2023-08-17 點擊量: 字體:[ ]

“綠證進入了3.0時代,綠證市場的覆蓋范圍會更全面、更統一。”

近日,綠證新規出臺后,多個業內人士向36碳表達這一觀點。過去,只有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可以申請綠證,新規發布后,已覆蓋到全部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

綠證,是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發綠色電力頒發的電子證書。綠證賣方主體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買方主體覆蓋用電企業、政府單位、個人等有主動減排意愿的單位。

作為消費綠電的重要憑證,綠證可以理解為“綠電消費小票”,買方可以用購買綠證抵消范圍二(指間接排放,如外購電力)的碳排放,實現減排目標。

例如在TCL科技集團今年發布的碳目標中,TCL表示如果要在205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其綠電綠證消費比例需要達到50%。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明確綠證的重要地位、適用范圍,以及核發與交易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奠定了綠證的權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并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核發全覆蓋提出明確要求。

新規發布后,各種判斷也層出不窮。

例如,有人認為這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財富新密碼”:

“賣綠證可給風電、光伏項目帶來3-5分錢/度的綠色電力收益。”

有人根據“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的數據算了筆賬: 2023年1月-8月風電、光伏綠證平均銷售價格42.2元/張,交易價格集中在30-50元/個,若按照1個綠證單位對應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計算,每度電可產生3-5分錢的綠證溢價。

“我認為這很不現實。”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向36碳表示。

彭澎認為,目前的綠證交易以小批次為主,也沒有引入全部交易方,在此基礎上計算綠證溢價并不合理。未來如果大規模的項目都可以核發綠證進行交易,價格肯定會走低,甚至在每度電1分錢以下。

從過往的市場表現來看,綠證交易市場并不活躍,基本處于有量無市的局面。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約5954萬個,累計交易數量1031萬個,國內綠證交易量占到核發量的17.3%。

那么當綠證市場全面擴容后,如何刺激下游需求?成為一大討論方向。

《通知》的另一大爭議點在于綠證和CCER的沖突。二者都是體現碳減排市場價值的政策工具,存在方法學重疊。綠證新規趕在CCER市場重啟前出臺,大概率波及CCER方法學的最終認定。

一個全新的綠證時代有哪些特點?建立統一的綠證市場之后,還有哪些問題難解?CCER重啟前夜,“橫空出世”的綠證新規又將給市場帶來什么變化?

綠證3.0時代,供給全面放開

“綠證3.0時代,確立了‘綠電=可再生電力’的概念,讓復雜問題變簡單了。”商道縱橫合伙人、零碳倡議項目首席顧問曹原向36碳表示。

我國的綠證制度始于2017年,相比國際水平起步較晚,但仍有不少重要節點。

第一階段是補貼綠證時代。2017年,我國試行綠證核發和自愿認購制度,主要目的是替代可再生能源補貼收益,以緩解補貼缺口。核發范圍是享受中央補貼的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

“當時國內綠證價格明顯高于國外綠證價格。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申領、出售綠證,需要放棄相對應電量的電力補貼。因此綠證定價要承襲產業政策,追隨光伏、風電補貼標準,這就容易產生口徑不一、定價錯配的問題。”曹原說。

第二階段是平價綠證時代。2019年,為推進風電光伏項目平價上網,國家準許平價項目也可以通過綠證交易獲得合理收益。2021年,首批平價項目的綠證正式核發并參與交易,綠證市場進入2.0時代。

同樣在2021年,我國開啟綠電交易試點,出現“電證合一”的方式,也就是“買綠電送綠證”。二者捆綁銷售,雖然簡單快捷但缺乏獨立定價,從而扭曲綠電和綠證的價值,容易影響綠電消納。

第三階段就是新規頒布后的統一綠證時代,首次將綠證明確定義為“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

“這一次,綠證核發范圍擴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能直接用于全社會的綠電消費核算與認證,讓統計體系更統一、清晰。”中創碳投碳市場首席分析師林立身說。

近六年來,我國綠證的核發范圍始終如一,只有集中式光伏和風電可以申請核發綠證,其他可再生能源則被視為“非綠電”。

新一輪綠證核發范圍中,已拓展到包含風電、太陽能發電、常規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所有已建檔立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即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這些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環境價值得到官方正名。

遠景智能零碳業務總經理孫捷向36碳表示,《通知》出臺后,相信隨著具體政策的落實,未來愿意購買中國綠證的企業和愿意注冊簽發中國綠證的新能源電站都會越來越多;建議企業客戶最好能鎖定一個高質量電站多年期的綠色環境權益,購買高品質、可追溯的綠證,并使用數字化的綠證管理平臺統一且高效地管理所購買的綠證。

此次政策的另一大意義在于規范綠電交易,厘清發電、用電各方在新能源消納中的責任,從而增強綠證市場活性。

業內曾有這樣的一條鄙視鏈:通過自身技術降碳的看不起買綠電的,買綠電的看不起買綠證的。

買綠電屬于直接消納新能源電力,而買綠證則是消納新能源電力的間接證明,相當于購買綠電的“消費小票”。由于綠證被認為不代表直接消費了綠電,導致綠證交易一直不如綠電交易受歡迎,被視為“環境捐助”。

綠證新規出臺后,這張“消費小票”成為證明消納綠電的唯一憑證,直接與綠電消納責任掛鉤,其含金量也就隨之上升,進而刺激市場需求。

曹原向36碳介紹,此前在綠證2.0時代,綠證和綠電捆綁銷售,混淆了電證價格,綠證的溢價實則算在綠電交易中,反而不利于價格敏感的大電力用戶優先消納綠電。

新規提出“綠證隨綠電一同交易,交易合同中應分別明確綠證和物理電量的交易量、交易價格”,因此綠電價值就被拆開為電力價值和綠證價值。

曹原表示,未來價格敏感的用電企業可以只買綠電,不要綠證。發電企業可以把富余綠證(被棄購的部分)放在綠證交易平臺出售,滿足其他有專門需要的用戶需求。

“總結來說是‘綠歸綠,電歸電’,綠證核發與交易過程實現‘解耦’,這意味著綠能源發電已成熟,將與其他電源平等競爭。在高度市場化機制下,各取所需,多方共贏,才能引導全社會擴大綠電消費。”曹原說。

綠證、CCER混戰?政策仍有想象空間

“綠證新政策一出,我們開玩笑說CCER要被釜底抽薪了。可再生能源項目本來是CCER項目開發的一個大類,再加上CCER預計今年年底要重啟,大家都對這個市場充滿期待。現在綠證新政出臺,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類的CCER很可能開發不了。”林立身說。

按照我國目前的市場機制,電力消費側用戶要減排降碳,除了自身投資低碳技術、自持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以外,購買綠證、CCER等都是市場化的減碳工具。

但就在CCER重啟前夜,綠證新政“橫空出世”。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將打擊CCER市場。”

36碳發現,無論是生態環境部在7月發布的CCER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還是由三部委聯合發布的綠證新規,都對項目的唯一性作出要求。《通知》已把綠證的價值拔高并鎖定,未來將不涉及“一房二賣”的問題。

過去,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環境價值變現途徑包括出售綠證或CCER,理論上可獲得CCER交易與綠電交易雙重收益。

如今,《通知》明確指出可交易綠證完整覆蓋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項目類型,意味著這些項目大概率將在CCER的項目范疇中被劃去,CCER未來或許僅會納入自發自用的分布式項目。

一位碳資產開發公司負責人向36碳表示:“新政提法比較‘委婉’,沒有直接提及CCER,但肯定會產生影響。綠證制度歸三部委管,CCER歸生態環境部管,不同主管部門‘神仙打架’,我們從業者就按政策走,靜等CCER開閘的終版方法學發布。”

不過,綠證和CCER并非同質化。

首先,可交易綠證涵蓋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而CCER還包括林業碳匯、甲烷減排、節能增效等形式的減排項目。

從減排覆蓋范圍來講,綠證購買只用于抵消范圍二,即企業外購電力部分的碳排放,而CCER可以用于抵消范圍一,二,三的排放。

從交易次數來看,現階段可交易綠證僅可交易一次,操作簡單但金融屬性不強,不存在二級市場;而CCER不限交易次數,可在二級市場流轉,給開發和交易機構提供市場空間。

因此,二者即使在功能上有交叉,但并非完全對立。不過未來雙方如何協調,綠證交易如何與碳交易銜接,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果碳市場未來能接受綠電的碳排放為零這一選項,也將直接刺激綠證的需求。

綠證新規的另一大想象空間,在于國內、國際綠證的互認。

《通知》中明確“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原則上只能申領核發國內綠證”,政策文件鼓勵并引導申請國內綠證,一方面保障國內環境權益資產,另一方面也從頂層設計角度提升國內綠證在國際社會的權威性。

林立身表示,綠證的國際認可度主要取決于是否被RE100認可,但RE100對中國綠證實行有條件認可,需滿足可計量、唯一性、可追蹤等條件。此前我國綠證、超額消納量及CCER所對應的環境權益及其聲明權可能存在重復計算的問題,造成國際認可度不高。

雖然CCER已在2017年停止簽發,與綠證機制啟動時間沒有任何重合。但由于二者方法學有重疊,屢次被國際機制質疑。

綠證新規出臺后,綠證已被明確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以往的各種質疑將不再具備說服力。

但受此影響,國際綠證在中國的業務將被重新定位。

“對于IREC等國際綠證而言,基本要告別中國市場了。”曹原說。

此前,由于國內綠證市場不完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更偏向出售國際綠證。同時國際綠證認可度更高且價格相對更低(IREC綠證約在7、8元/張),很多有減排需求的國內買方偏向購買國際綠證。

孫捷向36碳表示:“目前國際綠證價格相對較低,國內綠證價格相對較高,受供需變化未來價格可能會逐步趨同。國內與國際綠證市場,原則上交易的都是唯一的環境屬性權益,其價格也應呈現趨同趨勢。”

綠證新規出臺后,還有些買過國際綠證的企業表示擔心國際綠證不被國內認可。其實推動國際互認是個雙向過程,還需要有銜接機制去理順二者關系。

綠證3.0時代大幕拉開,一個全面擴容的統一綠證市場正式建立。當供給放開后,需求怎樣加緊跟上,各項交叉機制如何銜接,將成為下一步的重點關注方向。


  • 相關鏈接:
  • 國務院部門網站
  • 地方政府網站
  • 建筑央企
  • 相關子企業